欢迎订阅!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jiaoyujiaoxuelt@VIP.163.com
你的位置: 首页 » 收录论文 » 正文
《教育教学论坛》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由河北出版集团主管,河北教育出版社主办、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终身教育工作委员会协办的教育类学术期刊。

《教育教学论坛》编辑部

QQ : 859367193

编辑部投稿邮箱:jiaoyujiaoxuelt@VIP.163.com

电话:0311-87766660 80820729

地址:河北石家庄联盟路705号 河北教育出版社 《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 编辑部

互联网+模式在隧道工程课程教学模式中应用探索
2024-02-26

互联网+模式在隧道工程课程教学模式中应用探索

李化云1,舒志乐2,刘 钢1,赵明志1 

(1、西华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四川 成都 610039

2、西华大学应急学院,四川 成都 610039 )

[ ]在互联网+的模式背景下,隧道工程课程教学模式应该作不断的发展与创新,要基于这样一个时代背景,打破传统的隧道工程课程教学模式桎梏,彻底把握住“互联网+”的环境优势,整体扩大专业教学资源的格局,完善课程教学的基本框架与结构,不断提升该课程教学的育人价值与作用,满足更加多元化的教育教学需要,最终优化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实现学生的综合、有效发展。文章基于此点,对互联网+模式在隧道工程课程教学模式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互联网+”模式;隧道工程课程;教学模式;应用探索

[基金项目]202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颁布,国家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快速沉积红层软土微结构形成机理及其对宏观力学行为影响研究”(项目编号:52008341)

[作者简介]:李化云1982-),男,汉,浙江淳安,博士,西华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岩土与地下工程方向。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与教育行业也实现了深度的融合,它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而隧道工程是我国院校教学中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它能够培养出更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人才。因此,在针对这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有必要基于互联网+的背景,充分应用发达的信息技术,使得隧道工程课程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为祖国培养出更多的人才。

 

一、 互联网+模式在隧道工程课程教学模式中应用价值探索

结合国家针对教育方面所出台的十三五规划以及长期发展教育改革发展纲要,它明确地指出了学校要对人才供给结构进行改革,不断优化。并且整个改革应该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契合,结合社会需要来加强对人才方面的培育。因此,在这一背景下,学校的教育教学更应该契合互联网+模式,要凸显信息技术使用的有效性,及时地更新人才培养计划。[1]

近年来,国家又陆续推出了相关的人才培养计划与理念,比如“产教融合”、“双元育人”、“双师型”队伍建设等等,这些计划和理念无不与互联网技术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它更加凸显了在互联网的模式背景下,我国的人才培养应该注重高附加性、高素质性、高综合性等等。因此,隧道工程课程的构建也应该紧紧围绕这些理念与政策,要注重在工程施工方面的实践教学,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所构建的网络平台,采用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手段,培养出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和精湛的实践技能的高素质、综合型的人才。以此,学生也能够在互联网技术的加持下,能够提升自身的知识迁移与运用能力,能够让他们从事更为先进的、更加具有前景的隧道工程工作。使得他们能够掌握与该课程、该专业相关的技能技巧,培养他们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成为高质量的人才。以此,也能够真正地实现学校教育链、企业教育链、产业教育链与人才培养链的有机结合,最终推行隧道工程课程的有效改革与发展。

二、 互联网+模式在隧道工程课程教学模式中应用策略探索

(一) 借助互联网建设并完善教学资源库

1、增加建设投入比例,扩大用户覆盖范围

在隧道工程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学校应该借助互联网建设并完善教学资源库。在这一方面,学校应该增加建设投入的比例,要让其呈正比关系。使得资源库在充足的投入支撑下,能够尽可能地完善与之相关的服务功能,最终覆盖更大的使用面积。首先,学校在这一过程中,应该以“互联网+”的思维去正确地看待当下的教育资源问题,要结合自身院校的实践教学情况,对教育教学作更好的定位,合理规划教学资源库,并且要结合自身的规划,拟定出与之相关的预算方案;其次,学校应该根据隧道工程课程的教学资源需求情况,找准该专业课程在教学资源中的不足之处,然后在这一方面作扩大与延伸,增加资金的投入比例。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就可以通过校企之间的合作来引入资金,进一步完善教学资源库的构建;最后,在满足教学资源供给的前提下,学校还可以借助互联网,进一步优化系统服务性的功能。然后面向社会开发在线学习功能,让学生能够借助此深入挖掘学习资源,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2]

2、规范资源管理过程,优化教育共享渠道

学校在利用互联网技术建构教学资源库的过程中,就要专注于整个资源的规范管理与运用。资源库的建立不能只是停留于普通适应的层面,还应该致力于满足本专业、其他专业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首先,学校可以基于现有的教学资源库框架系统,将其中的教学资源作进一步的分类与整理,使得整个资源的管理更加的清晰、精准,能够让学生在使用教学资源库的过程中,通过细致的检索元素,得到更为精准的学习资源;其次,在收集并纳入教学资源的过程中,学校应该明确标准设置,要确保学生的需求与资源是相对应的,避免出现教学资源库与本专业学生不对接的情况;最后,为了让教学资源库进一步发挥自身的共享功能,学校在建设资源库的时候,还应该做好充分的调查,要不断增加教育板块,结合学生的职业发展需要,适时反馈教学计划以及资源库设计方案,便于学生展开高质量的资源查找工作,最终为后续资源库的服务功能完善提供参考数据依据。

3、强化统筹规划力度,切实贴合教育需求

受到行业发展、技术变革等客观因素的影响,隧道工程的专业教育工作也迎来了阶段性的变化与创新。所以针对于这一专业的教学资源库设计,就应该从综合统筹的方向出发,做好有效的规划与管理,让其更好地服务于本专业的学生。首先,学校应该对本专业教育资源的优势和劣势有一个清晰的认知,然后展开高质量的资源分布规划统筹,让教学资源的划分能够始终保持敏锐性与计划性,进而保证教学资源库的完整性与创新性;其次,学校应该以优化教育教学质量为依据和目标,开发结果评价板块,将其用于衡量资源库在辅助教学方面的等级功能中,在此基础上针对不足之处加以改进,逐渐完善教学资源库;最后,在开发教学资源库的时候,学校还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发挥能动性,对整个隧道工程行业的政策作适时的了解,整合相关的政策与措施,落实课程管理。然后在此基础上制定系统管理规范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各项政策的要素,然后逐渐优化并丰富隧道工程行业的数据资源,将其作为后续资源库升级优化的参考依据。[3]

4、拓展资源整合渠道,及时革新教学内容

隧道工程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各种新技术、新概念不断涌现,所以本专业的教学资源库也应该作适时地更新与创新。因此,在资源整合过程中,学校就应该借助互联网,不断创新教学体系、教学内容,通过互联网搜寻相关的资料与资源,不断完善教学资源库。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大胆吸纳一些先进的专业教育理论,放置在平台教学上,让学生结合这些理论展开自主实践与自主探究。此外,学校也可以通过和企业的对接,利用互联网搭建对接渠道,以合作共赢的方式注入新的教育教学资源,最终让隧道工程的教学能够与整个行业的发展动向相契合。

(二) 借助互联网积极应用视频教学模式

在互联网+的模式下,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积极应用视频教学模式实施隧道工程课程的教学。它能够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比如,教师可以将复合式衬砌做成flash动画,将外衬、土工布、防水层、内衬等不同的施作时间、施作过程在动画视频中一一展现,最终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的深层理解。它还能够将枯燥的问题生动化,打造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活动。它还能够将晦涩的问题直观化,让学生对隧道工程课程知识的学习更为简便、易懂,提升他们的学习效力。因此,教师就可以在教学实践中,充分使用互联网技术,实施视频教学模式。

首先,可以借助互联网实现校企之间的深层合作。学校可以和长期从事隧道工程设计和施工的企业进行合作,然后让他们结合具体的课程内容,以专题的形式收集影像,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进行观看,加深他们的实践认知。甚至可以邀请这些企业内部的工作人员展开视频讲座会,让学生受到先进思想的启发和感染。而学校也可以借助互联网和这些企业积极对接,将他们在实践中先进的设计、行业的新方向、行业里的热点问题引入到整个课程教学中,增加学生的见识,拓展他们的学习思路;

其次,学校可以借助互联网建立视频录像网络平台。可以结合本专业的特点,以QQ群、微信群、公众号、微博超话的形式,收集整个教学过程中与理论内容相关的实际工程影像资料,让学生在课后的时间也能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增强他们的知识储备。并且这样也能很好地弥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不足与缺陷,能够增强学生对学习内容以及学习目标的完成与完善,最终提升学生的课程学习效率;

最后,针对于隧道工程课程的理论知识教学,学校也可以借助互联网,为学生呈现相关的典型案例视频资源,让学生结合视频资源展开共同研讨工作,让学生在这样的实践探究过程中,能够与实践经验相融合,将其落实到实际的施工与设计中,完善他们的知识构建与运用过程。而学生通过这样一个实践分析过程,他们也能够进一步加强对本专业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够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想出更为有效的策略和方法,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层的理解并认知本专业相关知识的概念与原理,能够丰富他们的认知体系,最终提高并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的综合学习水平得到切实的提升,使得他们的专业素养与素质得到综合、有效的发展。[4]

(三) 借助互联网积极落实产教融合模式

1、 校企协同育人机制

(1) 搭建“五位一体”“四级对接”运行机制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教育教学得到了蓬勃的发展。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之间的矛盾也越加突出。它们在结构、质量、水平上还不能完全地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同时社会企业的发展也需要创新,那么创新就需要创新的人才,而创新人才的培养又离不开生产实践。所以深化产教融合在整个育人体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针对于隧道工程课程的教学,学校就应该结合课程的实际内容,搭建“五位一体”、“四级对接”的运行机制。学校可以成立由政府代表、学校代表、教育专家代表、企业代表、校友代表所组成的“五位一体”办学理事会,然后结合课程教学的计划,定期召开会议,对整个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展开咨询及指导工作。在此基础上,还应该对企业做进一步的落实,所以可以形成学校对接集团公司、院系对接分公司、教研组对接项目部、教师对接隧道工程技术人员等“四级对接”运行机制。这样一来,就能够实现全方位、多层次的互动合作关系,最终助推该课程实现产教的深度融合。

(2) 探究、实践校企“双主体”的育人机制

学校可以以现代化的学徒制试点为依托,让校企之间联合实施多层次、多维度、多形式的合作实践,明确校企双方的职责与分工,构建校企之间双主体的育人机制。首先,可以签订学徒、学校、企业三方合作协议。在这一协议中,明确各自的责任,形成学校和企业联合招生招工、联合培养“双主体”的育人机制。在这一过程中,学校还应该明确学生与学徒的双重身份,要保证他们的基本权益;其次,校企之间可以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讨论隧道工程专业下的人才培养定位、人才规格以及培养目标,结合企业的实际需要,灵活设置隧道工程课程,让整个教学更加的具有现代化特征;最后学校应该构建以基础能力培养、专项能力培养及综合能力培养为一体的课程体系。要实行“校内学习——工学交替——企业学徒”的教学模式。并且在这一模式下,还应该实行“双导师”、“双管理”及“双考核”的制度,让校企之间协同育人,使得学生能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时候,也能够掌握实践技能,最终提升他们的专业课程学习素养。

2、 深化工学结合模式

(1) 贯彻产教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理念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针对于隧道工程课程的教学就应该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要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之间的有效衔接。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点,按照产教融合理念,构建更加专业化的隧道工程课程教学体系。基于这一课程,创新隧道工程人才的培养模式,定位专业创新的人才培养目标,使得学校和企业之间能够实现全方位、深层次的紧密合作,最终借助产教融合来培养创新的人才。

(2) 产教融合,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在教学实践中,学校还应该根据隧道工程的项目特点,明确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目标,以此为基准,增设相关的课程教学项目,使得隧道工程的课程教学更加适应互联网+背景下的人才培养要求。

总之,在互联网+的模式背景下,整个课程的教学就应该落实产教融合。学校应该和各个企业展开全方面、多角度的合作,共同制定人才的培养方案以及技能标准,甚至可以开发校本教材,结合产业的需要方向,制定隧道工程的课程教学目标。以此为基准,加深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学习认知,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学校还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实施一体化的平台教学,搭建校内实习实训基地,校外真实实训基地,使得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培养自己与隧道工程课程教学相关的技术应用能力,能够将这种能力落实到岗位实践中,最终立足于本专业的未来持续发展,升级产业融合,以网络平台的形式展开多元化的学习与实践。而学校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加强对学生实训项目的考核指导和评价,最终逐渐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实现校企之间协同育人的目标,落实产教融合模式。[5]

三、 结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将带动学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因此,学校应该着力于隧道工程专业课程的特征,明确互联网+技术在其中运用的价值和作用,然后采取更为有效的教育教学措施,创新整个课程的教学与教育,对学生形成更为积极的影响,整体提升他们的学习质量与效率。

 

[参考文献]

[1]汪家雷,王明刚,李强,王绪明. 改扩建隧道工程BIM技术应用研究与实践[A]. 中国图学学会.2020第九届“龙图杯”全国BIM大赛获奖工程应用文集[C].中国图学学会:《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编辑部,2020:8.

[2]高攀科.“互联网+”背景下高职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以地下与隧道工程技术专业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18):63-64.

[3]田欣妮.“互联网+”背景下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与改革——以地下与隧道工程技术专业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19(32):96-97.

[4]刘西花. 济南市“互联网+”时代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问题与解决路径研究[D].山东大学,2018.

[5]杜华瑞,牛福存,朱体存,屈喜庆,许晓琳,屈猛.现代化信息技术在隧道安全文明施工中的应用[J].居舍,2018(29):63-64.

Application and exploration of Internet + mode in tunnel engineering course teaching mode

LI Hua-yun1   SHU Zhi-le2  LIU Gang1   ZHAO Ming-zhi1

(1、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Civil Engineering,Xihua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39, China

2School of emergency, Xihua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39, China)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 mode, tunnel engineering courses teaching mode should be constant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based on such a background, break the traditional shackles of tunnel engineering courses teaching mode, thoroughly grasp "Internet +" environmental advantage, overall enlarge the pattern of professional teaching resources, improve the teaching of the basic framework and structure, To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value and role of the course teaching, meet the needs of more diversified education and teaching, and finally optimize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teaching, to achieve comprehensive and effectiv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Based on this point,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application of Internet + mode in tunnel engineering course teaching mode.

Key words: "Internet +" mode; Tunnel Engineering courses; Teaching mode; Application to explore

 

返回顶部